- 汪宗顺;周丽;张寒;
评估中国森林管理碳汇潜力,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现有关于森林管理决策研究多从私人最优决策视角探讨,忽略了森林正外部性对森林管理决策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修正的Faustmann-Hartman模型,将非市场性的生态价值纳入森林最优轮伐期决策,从社会最优决策视角评估中国森林管理的碳汇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社会最优轮伐期决策视角下,华北和西北等地区的森林管理活动“扭亏为盈”;第二,为实现社会最优的森林轮伐期决策,森林轮伐期应在私人最优的基础上平均延长约18.71%;第三,中国通过社会最优轮伐期管理可实现的森林管理碳汇潜力为1350.2476万吨/年,并且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本文提出,中国森林轮伐期管理应从社会最优决策视角出发,多措并举推动森林轮伐期从私人最优转向社会最优,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森林轮伐期管理的增汇效应等建议。
2025年09期 No.365 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李冬青;侯玲玲;陈志钢;
本文利用2021年7个省份1349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及其他措施对农户环境设施管护付费意愿的激励作用。结果表明:农户对人居环境设施管护服务具有一定的支付意愿,人居环境治理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户支付意愿的提高。政策激励效应主要体现在私人环境设施管护,对公共环境设施管护的激励较弱,此外政策的激励作用和农户收入水平有关,低收入群体的付费意愿较低。因此,需要在人居环境治理政策基础上配合使用其他激励措施,例如通过明晰环境设施使用权属、提升环境设施质量、建立非正式约束制度等方式强化政策的激励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设计有效的公共服务受益者付费制度提供政策参考。
2025年09期 No.365 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韩祁祺;曹煜玲;
依托绿色金融促进农业减排固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08—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考察绿色金融对农业碳排放的直接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这种负向影响依然稳健。(2)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绿色金融影响农业碳排放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显著为负,表明绿色金融既能减少本地区农业碳排放,又对周边地区存在溢出效应。(3)绿色金融通过农地流转、农业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降低农业碳排放,市场化水平和政府引导水平提高可以增强绿色金融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因此,未来应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支持农业低碳发展的组织模式,加强绿色金融资源跨区域交流与合作,为实现农业“双碳”目标提供资金保障。
2025年09期 No.365 3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0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江惠;王明利;
本文基于7个省份养殖场户调研数据,构建生猪养殖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分工视角探讨组织模式对生猪养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契约生产模式能推动生猪养殖高质量发展。养殖场户参与契约生产模式对其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产稳定水平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契约生产模式的作用机制在于分工深化,通过货币资本迂回和人力资本迂回缓解养殖场户的资金和技术约束,通过生产资料迂回推动生猪养殖方式向适度规模化经营和智能化应用转变,进而促进生猪养殖高质量发展。(3)契约生产模式的影响效果在不同内外部环境下存在差异,高学历、南方地区和非洲猪瘟暴发前投产的养殖场户,参与契约生产模式对生猪养殖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更明显。据此,建议政府因地制宜加快推广生猪契约生产模式,企业根据区域和个体特性提供差异化合作方案,政府、企业和养殖场户三方合作加强疫病防控和风险管理意识以提升产业韧性。
2025年09期 No.365 5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魏超;牛浩;陈盛伟;
如何实现精准理赔、应赔尽赔,是中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亟待回答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地方财政压力激增的客观事实,利用2011—2022年全国24个省域和1747个县域相匹配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县级政府财政压力对农业保险理赔的影响。研究发现,县级政府财政压力对农业保险赔付水平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造成了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功能的弱化,对这一结果进行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费用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县级政府财政压力通过增加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费用进而抑制了农业保险赔付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保险公司所有权性质对县级政府财政压力与农业保险赔付水平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保险公司的政治关联属性能够弱化其理赔机会主义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县级政府财政压力对农业保险理赔的抑制作用,在市场竞争水平高、农户参保密度小的地区更为明显。
2025年09期 No.365 7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万春丽;凡丹阳;吴东立;
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辽宁省玉米主产区2021—2022年的两期调查数据,探究了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升对农户农业收入与收入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升对提高农户农业收入、缓解农业收入下行风险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基于损失程度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提高农业收入的政策效果显著体现在高损失农户中,而缓解农业收入下行风险的政策效果显著体现在低损失农户中。虽然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升使高损失农户获得了相对更多的保险赔付,但在分散风险方面的作用依然有限。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农业保险存在理赔不精准问题,直接制约了保障水平提升的效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理赔对象瞄准度较高的群体中,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升缓解农业收入下行风险的效果增强,但提高农业收入水平的效果减弱,这凸显了当前农业保险理赔资源的错配问题。研究结论为优化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参考。
2025年09期 No.365 9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1K] [下载次数:1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王镜淳;杨鑫;穆月英;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三位一体”耕地保护制度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能否实现农户增收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良性推进的关键。本文构建了农户生产要素重配置的理论框架,基于CRRS 2022年数据,从经营规模差异视角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户增收的内因。研究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了农户收入水平,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农户比非建设区农户平均年收入增高17.83%,并且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机制不同: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促进规模农户转入土地、自购机械,增加了规模农户的种植业经营性收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促进小农户转出土地、外包服务和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增加了小农户种植业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这意味着现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要素重配置,既促使有利要素向具有务农优势的规模农户集聚以实现规模经济,又起到了促进小农户农业生产、显化农地财产价值的稳定器功能。此外,参与合作社、金融机构授信和村庄地权稳定的农户能从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获益更多,并且高标准农田建设增收效应具有时滞性和衰减性。本文为新时期规范有效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户增收提供新的思考。
2025年09期 No.365 10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王建英;王婷;程晓宇;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返乡回流成为常态化趋势,但鲜有学者关注父母返乡回流对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此,本文构建以收入效应、照料效应、教育期望效应为作用渠道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数据实证考察父母返乡回流对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返乡回流使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抑郁量表标准化得分显著降低1.79分、患抑郁风险显著降低40.93%。作用渠道分析发现,父母返乡回流可以通过增加家庭工资收入、营养膳食摄入种类、父母对教育的关心程度促进农村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同时,父母返乡回流不会通过亲子间教育期望及其差异阻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但在高教育期望下的过度教育介入会产生负向作用。本文解释了父母返乡回流对农村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弥补作用,对促进农村青少年全面发展、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具有启示意义。
2025年09期 No.365 12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正>~~
2025年09期 No.365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正>~~
2025年09期 No.365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下载本期数据